记者:区财政局作为市考评新增指标单位,围绕全市第一目标,在政府采购等具体指标中如何确保第一?
武雯:2023年,我局将聚焦政府采购指标全市第一目标,凝心聚力抓落实,一以贯之优服务,确保政府采购工作在全市考核中争先进位、争创一流。一是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定期研究会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立区财政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抓总推进。二是明确职责任务。印发《2023年江都区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明确政府采购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重点任务以及采购人、交易中心、社会代理机构职责任务,压紧压实各方职责任务。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围绕落实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和采购人主体责任清单、分散采购电子化、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推进政府采购线上合同信用融资等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记者:围绕上述目标,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武雯:我们将采取以下三方面措施:一是把好政府采购“考核关”。所有采购文件上网前,均要提交区交易中心政府采购科进行营商环境指标审查。今年2月起,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分散采购项目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核查,每月将核查结果通报社会代理机构。常态化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承诺制、项目评审后重要事项告知制、政府采购项目定期回访制落实情况检查,全面排查问题短板,督促抓好整改落实。二是落实政府采购“双清单”。要求采购人、交易中心、社会代理机构全面贯彻落实政府采购负面清单和采购人主体责任清单,坚决杜绝歧视性、排他性条款。进一步加强交易活动全程监管,落实政府采购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健全“代理机构+采购人+监管部门”三级审核制度,常态化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开评标现场监督,力求政府采购全过程公平公正。三是推广政府采购“电子化”。3月14日,首笔电子化分散采购招标文件在“苏采云”系统上传成功,分散采购项目实现从“线下开评标”到“线上开评标”的里程碑式新跨越。3月20日起,全区所有分散采购项目已实现线上不见面开标模式。下一步,区财政局将为分散采购电子化后期平稳运行提供业务培训、技术支持、场地保障、系统维护等服务,加快推进我区分散采购项目不见面电子化开评标改革。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具体的节点安排?
武雯:加强政府采购全过程监管是一项常态化工作,我们将重点抓好日常监督管理。一是建立反馈机制。每月定期开展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考核指标检查,及时向社会代理机构反馈指标完成情况。按季度召开督查通报会,对存在问题及短板责令限期整改。二是强化日常检查。聚焦“双清单”落实情况,每月随机抽取不少于4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开评标现场监督。7月底前完成上年度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并形成检查结果反馈。三是突出重点督查。紧盯节点,对每家代理机构第一个不见面项目开评标现场进行重点监督检查,协助解决软硬件、场地及系统操作等问题,帮助代理机构做好分散采购不见面开评标线上首发会。
记者:财政局今年的创新目标任务是什么?针对目标任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方案、时间节点安排和具体措施?
武雯:今年,我局创新案例目标任务为:市级认可不少于3个、省级认可不少于1个。具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成立工作专班。今年初,我局已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工作专班,并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确定实施供应商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制、探索公布政府采购评委评分、打造政府采购微信公众号、建立政府采购文件集体评审模式等4个创新案例专题。二是扎实有序推进。围绕既定的4个创新案例,通过印发实施方案、召开推进会、上门沟通协调等方式,扎实推动相关工作有序开展、取得实效。目前,实施供应商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制、公布政府采购评委评分两项创新案例已落地见效,打造政府采购微信公众号、建立政府采购文件集体评审模式正稳步推进。三是加大上争力度。为确保4个创新案例顺利通过省市认可,我局多次向上对接沟通。同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创新案例知晓率。目前,1个创新案例已获市级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