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春雨霏霏,小纪镇海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当家人吴海林,赶到区供销合作社表达自己的诉求:今年有没有项目了?如果有,无论如何帮我们争取一个,有了项目支撑,合作社发展更有底气。在老吴的心里,供销社就是“娘家人”,他的这番话也道出了许多种田大户的心声。
近年来,区供销合作社积极上争各级资金1.3亿元,当好种田人的贴心“金融管家”,实施粮食规模化经营,推动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实现集体和农民双增收。为把钱用在“刀刃”上,区供销合作社投入4000万元,用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层社的提档升级,为发展注入动能,增添活力。
2014年,吴海林在小纪镇西彭村成立海林农机合作社,苦于没有资金和项目,合作社只能“小敲小打”。后来,合作社在小纪镇供销社的帮助下,争取到市级项目扶持,一下子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今,海林农机合作社粮食基地已从最初的200亩,扩展到4000多亩,形成种植、植保、收割、烘干一条龙的服务产业链,不仅增加了收益,也让周边的农民省心省事。
西彭村村民丁学书深有体会:我们把家里3亩多田都给合作社种了,每年拿土地租金3000多块,还不耽误上班,很划算。他的邻居申武奎坚持自己种田,把收割、烘干等农活交给合作社“托管”,“合作社治虫、施肥讲科学,去年我家麦子亩产1100多斤,就是合作社的功劳。”
“今年,金麦穗6000多亩粮食生产基地,都变成苏粮集团的稻米加工基地。”忙碌的车间里,江苏金麦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翔一脸高兴,他说,如果不是区供销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公司根本攀不上苏粮集团这门“高亲”。
金麦穗公司成立之初,资金紧张,区供销合作社为其上争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托管项目资金800万元、中国供销惠农服务有限公司股权投资2000万元,帮助企业发展成为集粮食种植、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去年,金麦穗公司销售小麦0.8万吨、大米0.9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10万元。
区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王进介绍,区供销合作社以区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为龙头,在全区建成1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截至去年,1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总投资达2.3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农机拥有量420台,土地托管面积26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